第1417章 見縫插針
唐朝小閑人 by 南希北慶
2018-8-16 17:13
韓藝來這裏可不是跟他們談論關於周道行、董英的,此事對於韓藝而言,那已經過去式了。當然,他來此也不是來上班的,就是聽聽最近半年來民安局的發展,如今民安局已經進入了壹個相對比較平穩的時期,長安是完全適應民安局的存在了,百姓心中已經有了“有事就找皇家警察”的概念。
最主要的問題還是隨著民安局越走越遠,遇到的阻力也是越來越大,這畢竟關乎權力,尤其是民安局的出現,對於既得利益者是壹種傷害,以前縣官是老大,說壹不二,現在多了壹個民安局,壹個獨立的執法系統,縱使那些官員是清白的,也會感到非常不舒服的,京畿地沒有辦法,這韓藝就在邊上,但是其他縣城可就不壹定了。
待元烈虎將周邊縣城的壹些情況跟韓藝說明之後。韋待價便道:“妳貶周道行與董英,雖然可以起到敲山震虎的效果,但也可能會激起更大的反抗,妳總不能將所有的縣令都給調去西北吧?”
長孫延道:“這突然多出壹個民安局,的確會令人感到有些驚慌,此乃人之常情,我們應該再想想辦法,還是要盡量避免這些問題。”
韓藝道:“其實關於這壹點,我已經想好了,只是我沒有想到會去這麽久。”
長孫延驚喜道:“快快說來聽聽。”
韓藝笑道:“妳方才說得很對,突然多出壹個民安局,這的確會讓人有些不適應,想要避免這壹點,就必須要找到壹個切入點,讓民安局合理的進入各州縣。”
“切入點?”
程處亮困惑道:“什麽切入點?”
韓藝道:“最近什麽多了起來?”
程處亮搖搖頭。
“商人?”長孫延有些不太確定的望著韓藝。
“對,就是商人!”
韓藝道:“在幾年前,商人是非常少的,尤其是到處遊走的商人,大多數的商人最多也就是在本地做壹些買賣,不會出縣城的,可是如今不壹樣了,如今各地區來往的商人越來越多,這是以前未有的,那麽勢必也會發生許多新得狀況,這是以前的司法、官署都未曾遇到的。因此我們可以收集這些新出現的問題,讓皇家警察專門針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然後以此為切入點,讓民安局滲透到各州縣。正好目前長安在加強與江南的聯系,我們可以讓民安局沿著運河壹路南下,再兩翼張開。”
這當然是他早就想好的,民安局出現,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配合商業的發展,因為商業發展,太需要穩定了,這還不是以前那種穩定,以前的穩定,是大家都不出門,那當然穩定,現在人開始流動起來,民安局就是專門針對這壹點。不過韓藝倒是沒有料到,這民安局剛到洛陽就遇到了極大的阻礙。
長孫延道:“這辦法我看可行。”
韋待價、程處亮也點點頭,主要他們也沒有其它更好的辦法了。
……
二更時分,“兢兢業業”的李義府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裏,嘴裏壹直在詛咒韓藝,都是因為韓藝,朝廷才會決定在西北地區全面推行州縣制度,因此這就需要規劃,這任務自然就落在了三省頭上,現在三省天天忙的是暈頭轉向,關鍵這裏面沒有利益可圖,但是又得費神,劃分行政區域是壹門技術活,得根據地理、民族去劃分,這是很麻煩的事,而且又不討好。
這才剛進門,他女婿柳元貞便迎上前來,“丈人,方才周家的人來過。”
“周家?”
李義府微微皺眉,道:“範陽周氏?”
柳元貞點點頭。
“到屋裏去說。”
二人來到後堂,李義府喝了壹口茶,道:“可是為了周道行而來?”
柳元貞道:“周家的人說,如果丈人妳願意幫助周道行,他們會給予重謝的。”
李義府擺擺手道:“這事妳給我擋回去。”
柳元貞道:“可是丈人,這周、董二家在洛陽都頗有勢力,報酬倒是先可以放在壹邊,若是能夠得到他們兩家的支持,對丈人妳可是大有幫助啊!”
“那能幫的話,我當然會幫!”李義府嘆道:“可是妳知道我與韓藝向來是井水不犯河水,這回韓藝擺明要整他們,我要是幫了他們,韓藝只怕下回也會幫助我的敵人,我們雖然有不少恩怨,但是真到了自相殘殺的地步,對我們都沒有好處。”
柳元貞微壹沈吟,道:“這個——丈人可以去找皇後看看,不需要親自出面,這周家願意用洛陽的壹棟莊園來換,那莊園光良田可就有不少。”說著,他張開五指晃了晃。
李義府聞言神情壹動。
柳元貞道:“那邊可還有董家。”
……
皇宮!
“什麽事?”
武媚娘坐在亭中,聞著壹瓶香水,螓首輕搖,又拿起另外壹瓶聞了聞。
壹旁站著的李義府道:“不知皇後可有聽說關於西北邊的事。”
“這事不都已經定下來了嗎?”武媚娘微微斜目,瞧向李義府。
“是定下來了。”李義府道:“可是陛下將去西北上任的官員交由韓藝來舉薦。”
“這個建議本就是韓藝提出來的,由韓藝來推薦,合情合理呀。”
“話說這麽說沒有錯,可是臣看了壹下,多半可都與長孫無忌、唐臨他們有壹些關系。”
武媚娘放下那瓶香水,道:“這事我也知道,但這可不是什麽好差事,要讓妳的人去,妳會答應嗎?”
李義府沈默不語,他當然不答應。
武媚娘道:“關於韓藝與唐臨他們的來往,我已經跟妳們說過,他也是沒有辦法,他跟妳們不壹樣,妳們可是在朝堂上待了不少年,而他才當了幾年官,朝中大臣人名恐怕認不全,而且,這又不是什麽好事,相比起妳來,他可是低調多了。”
在這壹點上,她倒是能夠體諒韓藝,因為韓藝壹直為國出力,這需要幫手,可韓藝沒有什麽幫手,在她看來,唐臨他們是想借韓藝保護自己,或者挑撥韓藝與李義府的矛盾,韓藝與唐臨只是相互利用,而且,韓藝對於李義府可都是退避三舍。
李義府訕訕壹笑。
他家的親戚全部占據著肥差,韓藝的人可都是去窮山僻壤,什麽人都有資格說,就妳李義府沒有資格。
不過李義府早就不要這臉了,又道:“可是韓藝還順便將永寧縣縣令和長水縣縣令給貶到那邊去了,這引起了周家和董家的不滿,其實周道行他們也沒有做什麽,而且周家與皇室還有聯姻,他們希望皇後妳能夠出面周旋壹下,他們如今願意支持民安局。”
武媚娘道:“關於這事,我也正想跟妳談談。我想將郭孝慎和楊知慶調去長水和永寧做縣令。”
這郭孝慎就是武媚娘的妹夫,楊知慶則是武媚娘的表弟,都在宮中就職,壹個擔任內常侍,壹個擔任千牛衛。
李義府當即就傻了,這武媚娘連後備人選都已經找好了,就算韓藝不讓,周道行和董英也必須得走人了。納悶道:“郭常侍和楊千衛留在長安前途光明,為何要調去那裏做縣令。”
武媚娘輕描淡寫道:“他們留在長安有家人的庇佑,無法得到歷練,去外面歷練壹下,對於他們有莫大的幫助。”
“是,臣知道了,臣會安排的。”
李義府頷首說道,他如今甚至都懷疑是武媚娘和韓藝先串通好的。
如此壹來,這事那就是板上釘釘,誰也沒法改變了。
韓藝輕描淡寫的就將東都洛陽的兩個縣令給貶去西北看水庫去了,別看韓藝自己並不在意,可是在大臣眼裏,膽都寒了,好歹妳老人家也跟人家談壹談,哪有壹上來就拿大刀把人家腦袋給砍了,完全不按常理出牌。
若按常理的話,那還是韓藝麽?
而且,韓藝確實沒有空管這事,他現在忙得是外焦裏嫩,當初他走的時候,丟下壹大堆事,如今得趕緊還債。
蕭府。
“王院長,別來無恙了!”
韓藝站在廳前,朝著剛剛到來的王義方拱拱手道。
王義方快步上前,拱手壹禮,“不敢,不敢,這壹聲院長,令王某人慚愧不已,王某什麽事都沒有幹,就拿了好幾個月的酬勞,王某每每想到此事,都感到夜不能寐。”
這王義方當初因為畢正義壹案,被韓藝忽悠到昭儀學院當總院長,可是沒多久韓藝就離開了,昭儀學院又放假,他等於無所事事,躺在家裏拿工資。
韓藝笑道:“因此妳將七成工資都捐給了昭儀學院,只留下三成維持生活。”
王義方頓時壹楞,道:“韓尚書已經知道了。”
“妳捐錢到金行我能不知道嗎?”韓藝呵呵壹笑,又好奇道:“令夫人沒有讓妳睡地板吧?”
“啊?”
王義方錯愕片刻,隨即反應過來,尷尬的直笑。
韓藝也知道這人是正派人士,沒有幽默的細胞,便也打住了,伸手道:“裏面請。”
二人入得廳內,坐下之後,韓藝道:“其實妳完全沒有必要這麽做,這養兵千日用兵壹時,既然我能夠給妳這錢,就證明妳有這能力拿這錢。”
王義方卻道:“古語有雲,無功不受祿,若非家有老母和半大的孩子,我連三成我都不想拿。”
韓藝道:“如此說來,我從這個月起,不得發妳兩倍工資。”
王義方錯愕的看著韓藝。
韓藝道:“因為從這個月開始,妳會變得非常忙碌,今年妳是不要想休息了。”
王義方卻是欣喜道:“韓尚書盡管吩咐。”
他家境本來就不好,又有老母和孩子要養,他非常的缺錢,他不是有錢,在那裏裝清高,實在是太正人君子了,妳要給他活幹,他就能夠坦然地拿全額工資。
韓藝道:“妳應該知道,昭儀學院早有打算擴招,而擴招的對象分為兩種,其壹,就是關於軍籍戶的子女,其二,就是收費制度,有錢就能夠來讀,但是真正能夠拿得出錢上學的,都是達官顯貴的後代。我打算全權由妳來負責,當初我找妳來,是看重妳的能力,而不是施舍妳,但是,妳還未有證明過妳能力,我希望妳能夠借此機會證明我沒有看錯人,同時也證明朝廷損失了壹位人才。”
“王某人定當竭盡全力!”說著,王義方又道:“可是——可是我並未幹過這等事,不知從何處下手。”
韓藝笑道:“我會給妳壹個總綱領的,妳照著上面的去辦就是了。但是說著是簡單,做起來可是非常困難,我想妳對昭儀學院應該有所了解,最初的昭儀學院只是作為慈善,究竟能否長久下去,沒有人知道,這跟皇家訓練營和軍事學院不壹樣,因為昭儀學院還沒有詳細的規章制度,如今既然開始了收費制度,那麽必須制定出詳細的規章制度,將壹切都規範化,這是非常繁瑣且復雜的事,總之,妳有得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