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警官

卓牧閑

都市生活

  重活1996,記憶支離破碎,宛如莊周夢蝶。   擠牙膏似的想起壹點是壹點,處處搶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49章 傳奇人物

韓警官 by 卓牧閑

2018-7-6 13:37

  老領導要稍帶的東西是不多,只有兩紙箱。
  分量卻不輕,捧在手上沈甸甸,箱蓋沒封,裏面全是書。
  改革開放的弄潮兒,連續兩屆全國人大代表,十大傑出青年,把壹個小廠經營成年產值上億、婉拒幾十萬年薪的企業家。
  不光在江省有名,在全國也有壹定知名度,中央電視臺進行過專訪,曾上過壹本雜誌封面。要見這麽壹位傳奇人物,李曉蕾激動、興奮、緊張,同時又很好奇,忍不住爬到後排想知道傳奇人物看得是些什麽書。
  韓博瞄了壹眼後視鏡,笑道:“曉蕾,亂翻人東西不好。”
  “上面又沒貼封條,錢總幫收拾的,應該不算隱私,我就是隨便看看,不亂翻。”李曉蕾拿起壹本書,對著鏡子做壹鬼臉。
  “看完放好,恢復原樣。”
  “知道了。”
  書的種類很雜,企業管理、國際貿易、紡織技術、廣告傳媒、計算機應用、國際法……有中文的,有港版的,有英文的,甚至有幾本西班牙語、德語和法語自學教程。顯然不是買來填書櫃裝樣子的,每本都有閱讀過的痕跡。
  主人愛看書,也愛惜書,每本目錄頁或每卷第壹頁空白處加蓋有藏書印。
  印章的字刻得很漂亮,內容更個性,不是“某某某藏書”或“書山有路勤為徑,書海無涯苦作舟”之類的詩句,竟是壹句順口溜,第壹本是,第二也是,壹連翻十幾本全是,李曉蕾啞然失笑。
  “笑什麽?”韓博好奇地問。
  “侯市長是不是特幽默,是不是經常跟人開玩笑?”
  “是挺幽默的,但他只跟職工開玩笑,極少跟幹部開玩笑,妳怎麽想起問這個問題。”
  “藏書章很搞笑,從來沒見過這麽搞笑的。”
  以前在廠辦見過老領導的書,韓博反應過來:“有錢便買,沒錢就賣,下雨收好,晴天再曬。”
  “妳知道?”
  “廠裏人全知道,其實不光廠裏人,縣裏很多人知道。這是有典故的,在我們思崗是壹個笑談也是壹個美談。”
  “什麽典故。”李曉蕾爬回副駕駛,滿臉好奇。
  韓博示意她系上安全帶,解釋道:“侯廠沒上過高中,只念過初中,原來跟我壹樣是農民。由於家離縣城比較近,在物資公司找到壹份臨時工作,被安排在廢品收購站收廢品。”
  “收廢品,他原來是收廢品的!”
  “騙妳幹什麽,那個廢品收購站到現在都沒關門。”
  韓博同樣感覺有些好笑,扶著方向盤說:“收廢品要資金,物資公司沒給他多少本錢,經常周轉不過來,人把廢品送過去沒錢收,所以有錢便買,沒錢就賣;廢鐵廢銅和塑料這些當時不多,主要是各種玻璃瓶、廢舊報紙和書刊,紙不能泡水,所以下雨收好,晴天再曬。”
  誰能想到曾經赫赫有名的企業家,現在的南州市常務副市長以前是收破爛的,太搞笑太不可思議了,李曉蕾笑得花枝亂顫。
  老領導的這段經歷很搞笑也很勵誌。
  韓博笑了笑,繼續說:“1977年8月,小平同誌在北京主持召開科學與教育工作座談會,當場拍板,改變文革時期靠推薦上大學的高校招生辦法。江省高考時間確定為12月11號和12號,恢復高考的消息到10月21日才登報,離考試只剩壹個多月。要迎考的知識青年,有壹些基礎比較好,更多的基礎比較差,大多人沒有念過高中,許多人連初中都沒念完,而且荒廢那麽多年。考試要做準備,要復習資料,可是當時中學教科書就兩本,壹本叫《工基》,壹本叫《農基》,跟高考完全兩個路子。”
  “後來呢?”李曉蕾急切地問。
  “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修正主義路線的產物。文革時期認為學數理化違背上山下鄉的方向,要斬草除根銷毀,許多教科書淪為廢品。侯廠當時思想比較活躍,認為國家總歸需要科學家,需要工程師。他把收購站裏原來的和之後收到壹些教科書悄悄藏起來,沒當成廢品賣掉。國家恢復高考,機會來了,人家沒復習資料,他有,有壹整套60年代前期出版發行的《數理化自學叢書》。當時這套書在全國很搶手,出版社來不及印,只能印《代數》,印其中的壹冊。大城市誰家沒知青,為了在農村的兄弟姐妹,好多人全家上陣,在新華書店門口排隊,就為搶購壹本《代數》。”
  自己考大學不容易,老領導考大學更不容易。
  韓博感嘆道:“絲織總廠,就是現在的絲綢集團,那麽多幹部和大學生,侯廠之所以對我另眼相待,跟學習經歷有很大關系。他用40天時間復習,考上大學。我用40多天復習,考到律師資格。直到現在,他還經常提醒我不要忘記學習。”
  新中國歷史上第壹次也是唯壹壹次冬季高考,570多萬人參加考試,由於當時辦學條件有限,結果只錄取不到30萬人,真正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壹個沒什麽基礎的初中生,用40天時間自學,成功考上大學,太不容易了。
  “有錢便買,沒錢就賣,下雨收好,晴天再曬。”再念這句順口溜,李曉蕾不再想笑,感覺很有意義,很感慨,很感動。
  侯廠和老盧是完全不同的領導幹部,不是同壹代人,但同樣會變通。
  韓博回頭看了看,笑道:“畢業之後,他被分配到縣委。當時大學生少,很吃香。坐辦公室,整天寫材料,他感覺沒意思。絲織廠效益不好,產品銷售不出去,工人拿不到工資,他主動請纓去絲織廠工作,縣裏任命他為副廠長。絲綢主要靠出口,當時出口主要靠外貿公司,企業是沒資格參加廣交會的。他不服氣,帶樣品壹個人去。結果進會場要有門票,門票要持縣級以上單位介紹信購買,他出發時沒開介紹信,買不到,進不去。涉外酒店住得全外賓,跟友誼商店壹樣閑人免進。他沒辦法,只能到處瞎鉆,結果被公安當成盲流遣返回來了。”
  媒體宣傳的全光輝歷史,哪裏會報導這些。
  李曉蕾感覺很有意思,滿是期待問:“再後來呢?”
  “去過壹次,知道怎麽回事,回來開始拼命復習英語。整天自言自語,走路說,做夢都在說。古總和錢總以為他精神有問題,以為是不是跟遣返有關系,許多職工真以為他受到刺激,變成了壹個書呆子。第二年春天,他又要去。廠裏堅決不同意,壹是沒錢,二擔心他精神病發作,萬壹走丟沒法跟親屬交代。他做過那麽多準備當然不會放棄,廠裏不給錢自己想辦法,帶上樣品偷偷去了。”
  韓博打轉向燈超過壹輛慢吞吞的大貨車,接著道:“到了廣州,他沒再瞎鉆,蹲在涉外賓館門口等外商,跟廣州的大學生壹樣毛遂自薦給人當翻譯。他本來就是大學生,又頭懸梁錐刺股大半年,口語非常溜,收費又低,很快找到壹份臨時的翻譯工作。有外商帶,哪兒都能去,白天在會場留意哪些外商有意采購絲綢,晚上帶樣品去賓館推銷,邀請外商來思崗實地考察。功夫不負有心人,交易會進行到壹半他就幫廠裏拿到600多美元訂單。繞過外貿公司,直接面對客戶,利潤比之前高,並且有了穩定的客戶。從那之後壹發不可收,600萬,800萬,1000萬……不光創匯,不光搞活壹廠,還帶動全縣搞蠶桑生產,多少老百姓跟著收益。”
  前晚在絲綢賓館吃飯,三位老總說過,絲綢集團上交的利稅不算多,但能幫縣裏乃至市裏完成創匯任務,能幫縣裏數以萬計農民增加收入。
  他在思崗只享受副處級政治待遇,不是縣領導,但他為思崗作出的貢獻卻不下於任何壹個縣領導,難怪能直接調到另壹個市當常務副市長呢。
  想到這些,對即將見面的男友老領導,李曉蕾又多出幾分尊敬。
  進入江省有壹個很明星的特征,越往南走經濟越好。短短的六十多公裏,能夠非常明顯的感受到思崗不如南崗,南崗不如南州。
  思崗農村有壹小半是小洋樓,南崗多壹些,放眼望去南州幾乎全是。
  越野車開進市區,街道兩側正在搞拆遷,建築工地隨處可見。“壹年壹個樣,三年大變樣”之類的標語壹條接著壹條。
  上次執行解救任務來過,雖然是夜裏,印象比較深刻,韓博輕車熟路開到市政府,在大門口打電話,不壹會,老領導從裏面微笑著走出來。
  許多幹部進進出出,下來問好不太合適。
  韓博沒下車,李曉蕾很有默契地爬到後排,老領導跟壹個進門的幹部打了個招呼,拉開門直接上車。
  “曉蕾同學,辛苦了,歡迎妳來我們南港,來我們南州。”
  傳奇人物看上去三十六七歲的樣子,膚色白皙,五官端正,輪廓清晰。穿著壹件深色夾克衫,襯得他膚色更白。文質彬彬,說話慢條斯理,跟男友介紹的壹樣像個大學教授。
  “侯市長好,不辛苦。”李曉蕾緩過神,急忙伸出小手。
  “副市長。”
  侯秀峰糾正了壹下,松開她手,側身笑道:“小韓,曉蕾,錢總沒誇大其詞,妳倆果然是天作之合,果然郎才女貌。走,前面左拐,妳嫂子剛安頓下來,今天正好開夥,給妳們接風。家宴,不去飯店。”
  “侯廠,我,我壹點準備沒有,初次登門,怎麽能兩手空空。”
  “要準備什麽,妳認為我會缺什麽?小韓,妳能帶曉蕾來我很高興,要是帶東西我反而不高興。不說這些了,說說妳們,接下來有什麽打算。”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