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初次交鋒
官聲 by 格魚
2021-9-19 21:33
縣裏頭頭腦腦們都在梳理著自己的思緒,新書記、新縣長、新班子,意味著權力的新格局,該怎麽站隊,已經是壹件需要拿到案頭上審視的重要事宜了。
站好隊,進可攻退可守,自保之外可以繼續“前進”,這是為官者的壹項基本工作。這可比工作要重要多了。甚至可以說,在官場之上,妳可以不懂工作,但卻絕對不可以不會“站隊”,大官小官都是如此,各自有不同的層級而已。
道理很簡單,不懂工作、能力平庸,在現行的體制下妳完全可以混下去,但不會“站隊”,沒有自己的“政治立場”,就很容易成為權力紛爭的犧牲品。雖說“中立”是超脫的、瀟灑的,但這年頭,“中立”也不是那麽容易的。壹個不小心,就會成為被打壓的對象。
所以,與普通的科級幹部們不同的是,縣壹級的領導都提前進入了狀況。當然,目前的局面還需要再觀望觀望。
班子雖然進行了大的調整,但除了孔琳和胡玲玲之外,其他人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政治利益保持原地踏步。而邱昆和陳新、孫曉玲,其實還是這壹次調整的真正受益者。
只有常務副縣長古長陵非常郁悶。
他是在幾天前才知道,縣長的位子上面早就定下,與他無緣了。但盡管如此,他雖然背地裏“自怨自艾”,卻又無可奈何。安在濤已經做出了他該做的努力,都行文向市委推薦了,但上面的意思已定,誰也沒有辦法。
前兩天,安在濤還專門跟他深談過壹次。對於安在濤的“掏心窩子”和安慰,古長陵嘴上不說,其實心裏也頗有些感動。他當然知道,安在濤之所以如此故作姿態,自然是有權謀利用和“拉攏”他的意味,但從壹個側面也反襯出了壹點:安在濤這人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是肯為下面的人說話的。
縣裏的人都知道,尤其是高層的領導間都壹清二楚,副縣長陳新、資河開發區的孫曉玲能進常委,這是安在濤壹力操作的結果。而縱然是古長陵這個常務副縣長,之前也離不開安在濤的大力推薦。
這些年,安在濤給歸寧縣官員們留下的深刻印象,其實不是他的能力,也不是他的能量以及他的背景,更不是他的“財大氣粗”,而是他肯為下面人說話的“護短”性格和雷厲風行的作風——只要跟著他幹,只要能得到他的信任,只要能真正做些實事,都基本上吃不了虧。在此方面,孫曉玲和陳新就是壹個鮮活的標本。
所以,古長陵在失望之余也漸漸堅定了心中的念頭:跟在安在濤的後面,壹路走下去,甩開那些亂七八糟的心思,竭盡全力做些實事,壹來給自己謀點政績,二來求壹個新的發展空間。
短時間內,縣長的位子肯定是弄不上了,但隨著安在濤的不斷向上升遷,作為嫡系和得力的工作助手,自己再進壹步也不是太難吧?
經過了這麽幾年的了解和相處,古長陵其實非常清楚:安在濤這個人看似很復雜、很強勢、很難“推倒”,但實際上很好相處——只要妳肯幹點實事,只要妳肯輔佐他且有些真正的能力,會很快得到他的信任。
這是古長陵的心思。而在今天下午的全縣幹部大會上,他更加堅定了這個心思。他擡起頭來,正好與坐在臺上的安在濤雙目交匯,對方的微笑與鼓勵以及含有某種深意的、似乎永遠都難以捉摸的眼神,讓古長陵心裏漸漸平靜下來。
幹部大會結束,歸寧縣委縣政府班子的權力新格局就這樣定了下來。按照市委的調整,縣委常委的最新排名如下:
縣委書記安在濤
縣委副書記、縣長張欣
縣委副書記(黨群書記、專職副書記)孔琳
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邱昆
縣委常委、紀委書記胡玲玲
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古長陵
縣委常委、武裝部長趙大慶
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陳新
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張銘
縣委常委、秘書長孔翔民
縣委常委、資河開發區黨委書記兼管委會主任孫曉玲
……
11個人的縣委常委班子,可謂是自80年以後歸寧縣委人數最多、力量最強大的壹屆班子。在這個班子裏,看上去,新來的縣長張欣幾乎成為了壹個孤家寡人。
而張欣雖然是頭壹天來上任,但也能感覺出了這壹點。送走了張敬富和市委組織部的人,在隨後立即召開的縣委常委會上,坐在會議室裏,坐在安在濤的左側,張欣面帶微笑,心裏卻是暗暗冷笑,心道自己這位老同學是壹見面就給自己來了壹個下馬威啊!
其他的常委,雖然對他都很客氣,但卻都無意中流露出某種敬而遠之的味道。看得出來,安在濤已經針對自己的上任提前下手從容布局了。
張欣默默地望著正在講話的安在濤,臉上的微笑越來越濃烈。而在同時,安在濤眼角的余光也在有意無意地打量著張欣,心頭既有警惕又有壹絲莫名的興奮。
兩人的眼光相遇,似乎也碰出壹絲閃亮的火花來。
對手,這才是真正的對手!
張欣不同於冷梅,也不同於之前和夏庚和更早的孫谷,他有背景、有能力、為人處世老練,圓潤而又果決,絕對不是壹個好對付的主兒。可以預見,在不久之後,兩人會因為權力而展開激烈的交鋒。
而這,卻恰恰是安在濤所隱隱有些期待的。
高手寂寞啊!能有壹個實力強大的對手和競爭者,對於他個人來說,對於他漫漫的官場生涯來說,也未嘗不是壹種挑戰和調劑。沒有對手的官場生活,實在是太沈悶也太乏味了。
沒有人會想到此刻的安在濤竟然會產生如此古怪荒誕的念頭,如果張欣知道安在濤此時心中所想,沒準兒會氣得吐血吧。
……
……
“趁著今天的會,我有壹個想法,就提出來跟大家溝通壹下。大家都知道,我們縣,作為本市爭創全國百強縣的試點縣,市裏寄予的希望很大……”安在濤笑著擺了擺手,“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在短短兩年之間多上項目,爭取在最短的時間裏把經濟總量給拉動起來……”
“但是要擴大招商引資和讓縣裏的經濟走上快車道,需要壹個良好的投資軟環境,這很重要。”安在濤點上了壹顆煙,深深吸了壹口,“我們要竭力創造壹個適合投資、吸引投資的經濟軟環境,只有這樣,歸寧經濟才能飛速發展起來,最終才能實現進入全國百強縣的目標!”
其他的常委領導們都保持著沈默。
張欣突然笑了笑,插話道,“安書記,妳說的是不是準備撤縣換市?”
安在濤深深地望著張欣,重重地點了點頭,“沒錯,是撤縣換市!”
“同誌們,撤縣換市,是最近幾年國內的壹種大趨勢,這也是縣域經濟發展到壹定層次的必然。很多縣都通過運作成功地撤縣換市。”安在濤擺了擺手,“這不僅僅是更改壹個行政區劃名稱的問題,還是壹個經濟發展環境從單壹和相對狹隘的平臺向大平臺、大環境跨越的問題!”
“我知道鄰省壹個縣,他們在前年撤縣換市後,經濟就走上了快車道,短短兩年間,經濟總量就翻了兩番,城市面貌也有了壹個天翻地覆的變化……可以說,撤縣換市給這個縣的經濟發展註入了全新的活力和動力!而就在我們省裏,有著成功運作經驗的縣市也不少,我個人以為,適當的時候,我們可以組織人去壹些地方去參觀學習壹下。”
“同時呢,我建議把撤縣換市作為壹項重要發展決策提出來,縣委常委會上開會研究壹下,然後呢交縣人大開會討論表決壹下!”
安在濤雖然貌似是非正式的提出了這麽壹個想法,但在座之人除張欣之外,誰都知道安在濤的性情和做事風格,他既然在常委會上提出來了,就肯定是要大力推進的東西,譬如之前的城郊鎮市場物流項目。
只是眾人有些奇怪,今天的常委會是新書記、新縣長到任的壹個例行見面碰頭會,以聯絡感情為主,以熟悉情況為主,安在濤在這個會上提出撤縣換市的想法來,意欲為何?
但安在濤既然已經提出來了,眾人也就下意識地開始點頭贊同。像這種關乎全縣經濟發展戰略方向的問題,壹般都是壹把手拿思路,大夥“幫襯幫襯”,哪裏會有人反對?縱然是有人想要跟安在濤唱對臺戲,也不會在這種事情上站出來。況且,時下的這個縣委常委班子中,大多數人不是安在濤的心腹嫡系,就是跟他政治步調亦步亦趨的同盟軍。
但誰都沒有想到,真正提出異議的卻是這個新來的縣長張欣。
張欣笑了笑,“安書記,諸位領導,這個撤縣換市的工作呢,我也多少接觸過壹些,之前我在濱海任職的時候,高覽縣也正在申報撤縣換市。但是呢,這個撤縣換市不是說說就行的,現在中央和國務院對撤縣換市有著硬條條框框,審批起來非常嚴格!很多東西需要套標準來的呢,合格就是合格,夠條件就是夠條件,來不得辦點虛假喲!”
張欣說著掃了安在濤壹眼,見他正側首認真傾聽,就又笑了笑朗聲道,“我雖然剛來歸寧,但是也了解了壹些縣裏的基本情況……我個人覺得,我們縣裏這些年雖然有了壹些發展,但是距離設立縣級市的標準還是有些差距的。”
“當然,安書記只是提出來壹個構想,落實下去也需要時間。我提議,縣裏先按照安書記的指示,對撤縣換市展開前期的考察學習調研,等條件壹具備、時機壹成熟,我們馬上就導入實施也不晚嘛!”
“呵呵。”張欣又溫和地笑了笑。
張欣的聲音雖然很溫和很低調,但是眾人聽了卻是心頭壹震。縣委書記的提議,新來的縣長立即提出異議,這無疑說明了某種問題……這個新來的縣長不簡單吶!似乎,似乎也很強勢喲!
說不準,這是他在趁機表露態度,也是對於安在濤下馬威的某種回應!
有好戲看了。壹個強勢的縣委書記,壹個同樣強勢的縣長,這回歸寧縣熱鬧了……幾個常委都呵呵笑著望著張欣,然後又轉頭望向了安在濤。
安在濤確實有些意外。他沒有想到,張欣的“反應”會表現得這麽快、這麽鋒芒畢露——這就算是兩人的第壹次交鋒?
而實際上,這就是張欣早就謀劃已久的強勢登場亮相吧,他要立即表明自己的態度,自己的立場,自己決不當傀儡,自己也是有背景、有能力的青年才俊,比安在濤來絲毫不差甚至猶有過之!
最起碼,他是要向這些在座的縣委常委們傳遞出某種信息:在以後的歸寧縣裏,他張欣也是壹號人物!
其實,在張欣的心裏,對安在濤也確實有些不太以為然。他自信能力強、素質高,還有強大的身世背景,無壹處不比安在濤這個草根出身的後備幹部強上許多。所以,在來歸寧之前,他就卯足了壹股勁,想要跟安在濤壹較高下。
安在濤這些年在歸寧縣的風生水起,他也有所耳聞,但卻並不以為然,只是覺得他可能運氣足了些,得到了上面領導的賞識。
而在潛意識裏,他這個豪門子弟顯然對安在濤這種草根出身的幹部有著先天性的居高臨下。當然,張欣並不是壹個浮躁和輕浮之人,更不是什麽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在某種意義上說,他的權謀手腕比起安在濤來也差不太多。他在高覽縣的這兩年,還是政績斐然的。
來歸寧就任縣長,也是壹次意外,壹開始張欣也沒有想到。但後來,他就有些興奮。在他們這些後備幹部裏,也只有安在濤的鋒芒畢露風頭蓋過了他,能有機會跟安在濤“較量”壹番,他心裏很是有些興奮。
但張欣卻沒有料到,在他眼裏的這個“運氣挺好”的安在濤,其實身世也並不簡單。而且,因為孟菊和劉彥的存在,他背後的靠山不是壹般人能比的,哪怕是張欣。壹般的時候,安在濤肯定不會動用這些,但到了關鍵時刻,這些卻是決定政治博弈的重要因素。這是其壹。
其二,也是最重要的壹點,安在濤是重生者,擁有天然的信息優勢和“先知先覺”。因為這壹點,張欣跟他的博弈就註定要變得極其艱難,遠遠比他想象中的還要艱難。
安在濤心裏冷笑壹聲,臉上卻是不動聲色,只是眼角的余光卻瞥向了古長陵。與他前世今生數十年的人生閱歷相比,張欣終歸還是嫩了壹些啊。
古長陵幹咳了兩聲,朗聲道,“安書記,張縣長,我看呢,我們縣裏不妨先成立壹個關於撤縣換市的調研工作領導小組,先做做前期的摸底工作,對照國家的標準,看看我們有哪些差距,也好迎頭趕上嘛!況且,如今的歸寧,與兩年前相比已經有了壹個很大的變化,隨著資河開發區和今年幾個大的項目的相繼建設成功投入運營,我想我們的把握應該會很大!”
古長陵的話壹出完,陳新和邱昆幾乎是同時點頭表示同意。而緊接著,孔翔民、孫曉玲等人也相繼表態。最後的孔琳和胡玲玲稍稍猶豫了壹下,也舉手點頭,“我也同意!”
張欣呵呵壹笑,也舉起手來,“我同意!”
安在濤點了點頭,瞥了張欣壹眼,沈聲道,“既然大家都同意,那麽這事兒就這麽定下來吧。縣委成立撤縣換市工作調研領導小組,我任組長,張欣同誌、孔琳同誌、長陵同誌任副組長……牽頭單位是縣委辦,責任單位呢——由組織部、民政局、經貿局、財政局、建委、交通局、電力局等單位組成……張欣同誌初來縣裏不熟悉情況,同時還要負責縣府的全面工作,我看就由長陵同誌主抓這項工作,長陵同誌,妳下去後馬上召集壹下各單位的負責同誌,開個會明確責任分工……”
古長陵笑吟吟地點頭,“好的,我明白。”
……
……
僅僅是開了這半個多小時的常委會,但精明的張欣就從眾人的言行舉止以及神態中,洞察到了如今歸寧縣委班子裏的某種微妙的情勢:孫曉玲、陳新、古長陵、孔翔民、邱昆這幾個人是安在濤絕對的心腹,尤其是古長陵,因為縣長的位子還隱隱對他懷有某種敵視心理,他大概就是安在濤提前在縣政府這邊給自己安插下的壹個釘子。
但這個班子也並非是鐵板壹塊,最起碼,張欣覺得孔琳、胡玲玲和宣傳部長張銘這三個人對安在濤的態度很是“曖昧”,似要投靠,但又似還未完全投靠過去!
不能不說張欣看得很準。孔琳、胡玲玲、張銘這三人是冷梅的心腹班底成員,雖然因為冷梅調離而產生了某種徘徊,但卻絕對是張欣的機會。只要張欣表現出足夠的能量來,這三人個沒準就會為他所用。雖然力量仍顯不足,但最起碼可以避免他在歸寧縣成為孤家寡人!
這是壹個空子啊!慢慢來!張欣心裏暗暗冷笑起來,“安在濤啊安在濤,妳給我出了壹個不小的難題呢。但是,我們就要看看,誰能笑到最後!”
張欣對自己有著充足的信心。這是壹個出身豪門且有著較高從政能力的“紅三代”天然的信心!
壹個“紅三代”出身的縣長,壹個草根出身的縣委書記,該選擇誰,隨著工作的展開,這應該沒有太大的懸念吧?這是張欣的心思。之後不久,他就明白自己的想法有些幼稚,但旋即他立即調整了“思路”,將安在濤列為壹個重要的政治對手。
……
……
就在眾人以為新班子頭壹次的常委會就要宣告結束的時候,邱昆突然發言道,“安書記,張縣長,同誌們,我還有個事情。縣委班子進行了調整,縣委縣府下面的機構我看也得同步進行壹下調整……目前,當務之急的是兩個崗位。”
“縣委辦主任張萌同誌因為個人原因,調離了縣裏,去了市交通局任職,縣委辦主任的崗位就空了出來……我提議讓童洪剛同誌回來工作。童洪剛同誌是老縣委辦主任了,熟悉縣委機關工作,比較合適。”
邱昆的話剛說完,縣委秘書長孔翔民就點頭附和起來,“嗯,童洪剛同誌工作經驗豐富,在縣委工作多年,工作能力強,群眾威信高,這個同誌我很了解,我看很合適!”
“我同意。”
“可以。”
……
包括張欣在內,眾人都表態過後,安在濤這才壹錘定音,“行吧,老邱妳是前任的組織部長,老陳呢剛上任,妳們兩個交接好工作馬上就走走組織程序,盡快讓童洪剛同誌回來工作,縣委辦的工作頭緒很多,需要壹個老同誌來抓起來!”
邱昆點了點頭,“還有壹個崗位。安書記,張縣長,雖然我不幹組織部長了,但是對於組織部的工作我還要說兩句。組織部壹直人手不足,我建議縣委充實壹下組織部的力量……縣府辦的馬曉燕同誌能力強、作風硬,在科級的崗位上已經幹了多年,還是省裏表彰的道德模範和優秀黨員,我建議馬曉燕同誌調任組織部任常務副部長……”
這壹項任命也沒有引起誰的反對。這些常委們都不是傻子,邱昆今天突然提出來的兩個幹部調整,肯定是安在濤事先的安排部署。安在濤的為人他們都很清楚,他想要做的事情,誰也擋不住,既然如此的話,誰還會去不長眼觸安在濤的黴頭?
至於張欣就更無法反對了,他到任第壹天,對縣裏幹部情況並不了解,縱然是反對也找不到借口來。而安在濤畢竟是壹把手,就算是有人反對,在多數人贊同的前提下,這兩項任命也會順利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