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再遇極限
大藝術家 by 七七家d貓貓
2022-1-13 21:39
“臉書”的事埃文·貝爾壹點都不擔心,因為事情總會出壹個結果,而且按照上壹輩子的軌跡來看,最終的結果足以讓埃文·貝爾放心,馬克·紮克伯格、肖恩·帕克等人會處理好的,更何況,埃德華多·薩瓦林和“臉書”的官司還沒有打響呢,“臉書”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還沒有到來。
埃文·貝爾還是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來擔心自己比較合適,他最近在劇組的情況可以用糟糕來形容。這是他在“改編劇本”之後最糟糕的壹次了,不對,嚴格來說,比當初在“改編劇本”的懵懂還要更加嚴重,這是埃文·貝爾時隔兩年之後再次感受到這種演技極限的感覺。
說實話,這種感覺很糟糕,但也很刺激。就好像冰火兩重天壹樣,壹邊承受著巨大壓力的煎熬壹邊享受著挑戰極限的快感。
李安對於“斷背山”的要求十分細膩,他希望通過壹個個不見痕跡的細節將情節堆砌起來,所以對於表演的要求也必須是依靠細節取勝。
埃文·貝爾記得很清楚,在劇中傑克和恩尼斯第壹次見面時,李安就讓傑克·吉倫哈爾看了汽車的後視鏡,深層意思是通過後視鏡去打量恩尼斯,因為傑克對於恩尼斯壹見傾心,但是在那個“同性戀”這個詞匯甚至還沒有出現的年代裏,傑克又無法明目張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只能通過眼神的飄忽、註重自己的外貌等方式來傳遞積極的信號。
說實話,埃文·貝爾根本沒有想到這個鏡頭代表了什麽,不過就是傑克隨意瞄了後視鏡壹眼罷了,但正是這壹個又壹個的細節,將傑克對恩尼斯的愛戀表達出來,這才有了後面的爆發。不得不說,李安對於細節的雕琢是不著痕跡,而又潛移默化中清晰地傳遞出信息,讓人很是佩服。
同理也可以運用到表演中來,傑克·吉倫哈爾飾演的傑克相對來說更加符合他本人的性格,活潑、明朗、積極、主動、稚氣……所以經過李安的指點,傑克·吉倫哈爾很快就進入了角色,對於眼神、動作的把握都十分出色。而埃文·貝爾就慘了,雖然他習慣於挑戰不同的角色,但這壹次的恩尼斯絕對是前所未有的經歷。
恩尼斯是壹個沈默陰郁的牛仔,壹年到頭都說不了幾句話,表面看起來陽剛堅毅,是壹個硬漢,但事實上心中卻脆弱恐懼,充滿不安全感,而且性格之中還帶著優柔寡斷,卻又有著西部牛仔的強硬暴力,這是壹個自我矛盾體。恩尼斯發現了自己“可能”對男性產生了好感,但他小時候的經歷——他的父親曾經親手殺死過同性戀,還有社會的壓力都讓他對於“同性戀”這件事十分排斥,這也就導致了他憎恨自己,這種心理上的矛盾和煎熬,讓恩尼斯的每壹個細節都充滿了沖突。
最重要的是,恩尼斯的性格也使得埃文·貝爾幾乎沒有發揮的余地。其實埃文·貝爾是壹個很擅長用眼神、表情、動作的細節對角色進行演繹的演員,但是恩尼斯性格的木訥和沈默,使得埃文·貝爾很難把握角色的節奏。
“不,不,埃文,不要有表情,不要有表情,不!連眼神也不要有,隱晦壹點,只要看壹眼就好,然後就收回來……太呆滯了,眼神太呆滯了,埃文,這看壹眼,不僅僅是壹眼,妳的內心是翻滾的,有各種情緒,妳就這樣簡單看壹眼,別人又怎麽能夠體會妳到底在看什麽……”
以上話語是李安對於埃文·貝爾的表演要求。壹方面,恩尼斯這個角色要求表情沒有太大的變化,甚至幾乎是壹副僵屍臉,而他說話的次數不僅少,每次說話字數又少,還要求語調平板,這幾乎就局限了埃文·貝爾整個發揮余地。如果僅僅從字面上來看,幾乎要讓人以為這是壹個傻子的角色了;但是另外壹方面,恩尼斯說話的節奏、眼神的飄忽和閃爍,還有那僵屍臉上表情每壹次細微的變化,都必須能夠準備將他內心的翻滾表達出來……於是,埃文·貝爾頓時卡住了。
表面平靜,內心翻滾,就好像鴨子劃水,水面上的平靜是無法讓人看到水下的繁忙,但是鴨子繼續前行、轉向的畫面卻又清晰地讓人知道它呈現出來的效果。這就是恩尼斯這個角色的要求。
“斷背山”的劇本是埃文·貝爾寫的,原本壹個短篇小說,幾乎是埃文·貝爾完全塑造起來的,其中關於露琳、艾瑪等幾個角色在小說之中只有寥寥幾句話而已,全部都是依靠埃文·貝爾對整個故事的理解,壹點壹點塑造起來的。所以,就對恩尼斯這個角色的理解上,埃文·貝爾絕對到位,絲毫不遜於李安。
而對於埃文·貝爾來說,當初會接下恩尼斯這個角色就是為了自我挑戰,他顯得能力絕對能夠演繹好這個角色,他知道應該如何去呈現,也知道角色的精髓在哪裏,李安每次說的東西他的腦袋都十分清楚。但問題就在於,他找不到節奏!
這就好像當初在拍攝“改編劇本”時的狀況,埃文·貝爾需要壹個突破口,需要壹個點去捋順自己的思緒,把表演的節奏重新掌握到手中。
但就目前的情況看來,節奏依舊在印度洋的某個角落,埃文·貝爾似乎遺落在了迪拜。“埃文!妳到底在幹什麽!”李安的聲音並不嚴厲,也沒有太多負面情緒,不過他對於表演的高要求卻壹點都不會放松。
由於埃文·貝爾狀態遲遲不對勁,拍攝進度自然是慢了下來,雖然他最終還是能夠完美地完成每壹場戲,只是需要的時間成倍增長,往往壹場壹天就能拍好的戲,埃文·貝爾卻需要三天來找狀態,這對於劇組來說實在不是壹個好消息。原本預計九月份就要開始投入米歇爾·威廉姆斯、安妮·海瑟薇等人的戲份拍攝了,但現在看來,還需要再等等。
埃文·貝爾惱怒地揮了揮手,“給我兩分鐘。”不同於上次面臨極限挑戰時的壓力和刺激,這壹次埃文·貝爾更多是對自己的失望,還有煩躁,當然,迎接挑戰的興奮也依舊存在,只是他知道,如果面臨瓶頸不取得突破,那麽未來也就這樣了。而對於埃文·貝爾來說,他就是想不斷挑戰自己,他可不會讓自己“就這樣了”。
其實對於埃文·貝爾來說,他知道應該如何去演繹恩尼斯這個角色,包括眼神、動作、表情等細節,他在腦海之中都有壹個畫面。現在的埃文·貝爾也算是老演員了,而且還是壹位十分出色的演員。
但是,這壹次出演“斷背山”,他總是很難將腦海中的想法展現出來,準確來說,他每次拍攝結束之後,自己的感覺都不好,對於細節的把握和呈現都不夠到位,這種“不到位”讓埃文·貝爾感覺自己的能力再次到達了極限。之前拍攝“改編劇本”的壁壘感就再次浮現了出來。
上壹次“改編劇本”時,埃文·貝爾是不知道該怎麽去表現,遇到了瓶頸;這壹次的“斷背山”,埃文·貝爾是知道該怎麽表現,但是卻找不到了節奏。所謂節奏,其實沒有那麽玄乎,就是壹個整體感,將自己和角色融合在壹起,眼神、表情、動作、語音語調的結合,完整地呈現出壹個角色的感覺。
對於李安這樣要求細膩的導演來說,又是恩尼斯這樣壹個矛盾而沖突、表面卻又風平浪靜的角色,這種契合感就越發重要了。簡單來說,恩尼斯沒有什麽表情,那麽他說話的節奏,停頓的方式,語氣的平穩,還有搭配眼神的飄忽和動作的調整,就可以將恩尼斯內心的波動呈現出來,這不是壹個細節的問題,而是由無數個細節結合成為壹個整體達到的效果。
所以,這就更加要求埃文·貝爾找到壹個節奏,壹個他自己和恩尼斯角色之間的結合點,這可不是壹件容易的事。埃文·貝爾現在面臨的瓶頸,就是這個節奏結合的問題。
每壹場戲,埃文·貝爾都是經過調整,調整,再調整,雖然最終總是能夠憑借自己豐富的經驗和出色的領域力呈現出精彩的表現,但是這種感覺很不舒服。這就好像玩蹺蹺板,自己往下的時候,板子往上彈了,直接砸到了壹起,而自己往上的時候,板子就直接往下墜,兩個節奏很難契合到壹起,如果嚴重的話,甚至還會從蹺蹺板上翻下來。所以埃文·貝爾需要時間進行慢慢磨合。
耽誤劇組的拍攝進度,埃文·貝爾自己心裏也壹直在調整,他可不希望將恩尼斯這個角色演砸了,再加上自我要求的提高,所以埃文·貝爾現在的狀況實在說不上好。別看他平時談笑風生,而且被NG的時候也只是有些煩躁,但內心的壓力絕對是超過了“改編劇本”的時期,這種被極限憋住的感覺十分糟糕。
長長地吐出壹口氣,埃文·貝爾強迫讓自己冷靜下來,把所有其他的思緒都拋到壹邊,靜下心來把註意力放在眼前的這場戲上。路要壹步壹步走,飯要壹口壹口吃,演技也要壹點壹點琢磨,這是急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