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蟬那把劍

默煜

網遊小說

四十年春去秋來,兩代人花開花謝。
小方寨在西北只能算是個三流寨子,土地貧瘠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十六章 登門拜訪張三爺

那年那蟬那把劍 by 默煜

2025-5-6 15:21

  徐北遊在客棧駐留小半天之後,不願在九原城停留過長時間,決定親自前往登門拜訪。
  好在徐北遊入住的客棧本身就在城西,距離倒也不算太遠,走過大概三條街的距離之後就差不多到了,這座原本屬於公孫氏的府邸如今已是面目全非,不見多少富貴世家的底蘊氣派,倒是多出許多軍伍的肅殺森然,好像此處就是壹座軍營。
  在府邸的正門前擺放著兩尊巨大石獅,遠超尋常官宦人家和宗室勛貴,等同於親王規格,可見當年的公孫氏是何等勢大,不是王侯而勝似王侯。
  徐北遊停下腳步,舉目望去,正門懸掛著四字匾額,上書“天下九州”,傳說是當年的公孫氏老家主公孫文臺親筆所書,筆力剛勁,氣勢淩人。
  此時府邸大門緊閉,門前左右各有壹名守門之人,只是不知為何,竟是給徐北遊壹種風雨欲來的微妙感覺。
  正當徐北遊打算上前的時候,其中壹名守門漢子已經向前壹步,拱手抱拳道:“近期閉門謝客,請回吧。”
  此人身披甲胄,面容古板,聲音更是冷硬,不像是會接人待物之人。
  徐北遊抱拳還禮道:“還望通稟壹聲,就說有西北故人來訪。”
  聽到“西北”二字,這名守門人臉色微變,原本冷硬的語氣頓時客氣幾分,點頭道:“好,我這去通報,請這位公子稍等片刻。”
  徐北遊點了點頭,靜立原地不動。
  這名披甲守門人之所以態度冷硬,是因為他本不是幹這個差事的,此人是壹位正兒八經的武道修士,距離鬼仙境界只差毫厘,放在江湖中也是個不大不小的人物,另外壹個守門人同樣相差無幾,用這樣的高手來守門,放眼整個魏國,恐怕只有魏王蕭瑾才能有這等大手筆了。
  徐北遊有些疑惑,難道府內有高人能未蔔先知?提前知道自己要前來拜訪,所以才擺出這樣興師動眾的大陣仗?不過徐北遊覺得可能性不大,自己的行蹤絕對隱秘,除非是青塵大真人再世,可這裏怎麽會有這等真正的神仙人物。
  不多時後,那名前去通稟的守門人去而復返,在他身後還跟著壹位儒雅男子,看上去不過是不惑年紀,相貌堂堂,加上他顯然是身懷修為之人,顯得格外氣度不凡,僅僅是看上幾眼,就讓人有如沐春風之感。
  徐北遊心中微微驚訝,此人竟是地仙境界的修士,守形不衰,青春常駐,壹身武道修為相當不俗。
  此人對徐北遊拱手壹禮,“在下姓張,行三,在這九原城中幸得大家擡愛,稱呼壹聲三叔或是三哥,我癡長公子幾歲,若是公子不嫌,可喊我壹聲三叔。”
  徐北遊恍然,“原來是張三爺。”
  這位看似只是中年人外貌的地仙修士正是六位西北老卒中的最年長者,這愈發讓徐北遊感到好奇,若是他報出徐北遊的名號,能夠驚動這位張三爺並不奇怪,可如今他只是說西北故人來訪,怎麽會直接驚動這位西北老卒們的話事人?
  要知道現在提起徐北遊三字,大多數人都會聯想到江都的徐公子,或是帝都的小閣老,沒有幾人會聯想到遠在千裏之外的西北,更不會通過西北故人就想到劍宗少主徐北遊。
  難不成這裏真是被仇家尋釁上門了了?
  張三開口問道:“還未請教公子尊姓大名。”
  徐北遊輕輕抱拳,略微愧疚道:“在下徐南北,西北丹霞寨人士,此番奉長輩之命,前往魏國尋訪故交長輩。”
  雖然夾雜了官話腔調,但仍是能聽出西北口音,正所謂人生四大喜事,洞房花燭夜,金榜提名時,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張三臉上表情頓時溫和幾分,心底更是生出親近之意,順水推舟道:“請公子入內敘話。”
  徐北遊笑著還禮道:“叨擾。”
  張三帶著徐北遊從側門走入府邸,繞過影壁之後,壹路穿廊過堂,最後步入壹座偏廳之中,此地還能見幾分當年公孫氏的世家風貌,裝飾古樸卻又不失雅氣,而且廳外臨湖,無論是春日賞雨,還是冬日賞雪,都是壹等壹的好去處。
  兩人分而落座之後,有侍女奉上香茗,張三問道:“冒昧問上壹句,公子師承何處?”
  徐北遊輕輕握拳,以劍氣化作武夫罡氣,不見分毫破綻,沈聲道:“西北左軍,病虎。”
  張三臉色驟然凝重,望向徐北遊背後的劍匣,輕聲問道:“難道裏頭就是張都督的天刀?”
  徐北遊猶豫了壹下,輕輕點頭。
  張三感慨道:“當年我等跟隨老都督前往魏國時,正值張都督投效先帝麾下不久,在江都曾經有過匆匆壹面之緣,如今物是人非,恐怕張都督已經不記得我這個無名小卒。”
  徐北遊默然不語。
  張三頓了壹下,低聲問道:“不知張都督派遣公子過來有何用意?”
  徐北遊輕聲道:“家師想要知道,當年羊老都督為何會病死九原城。”
  張三臉色大變,根本遮掩不住。
  徐北遊平靜道:“羊老都督身懷先帝密旨,有監視魏王之職責,又是領兵大將,說死就死了,實在太過蹊蹺。”
  張三豁然起身,臉色復歸平靜,先前的驚訝震驚好像根本不曾存在過,他死死盯著徐北遊,寒聲道:“妳不是西北左軍之人,妳是暗衛府的人?還是鬼王宮的人?”
  說話之間,張三壹身磅礴修為毫不掩飾,如大潮大浪壓向徐北遊,大有壹言不合就要痛下殺手的架勢。不過讓張三驚訝的是,這個年輕人仍是端坐於椅上,穩若磐石,甚至還有閑情逸致地用杯蓋抹去茶沫,然後輕抿壹口茶水,竟是絲毫不受影響,於是他的臉色愈發凝重,正當他想要出手的時候,徐北遊終於放下手中茶杯,從袖中取出壹塊黑玉令牌,令牌正面以古篆書就壹個大大的令字,背面則是栩栩如生的插翅飛虎浮雕。
  飛虎令。
  偌大壹個暗衛府,號稱二十萬暗衛,也不過十三枚飛虎令。
  如今暗衛府都督傅中天手中有三枚,除了自留壹枚之外,其余兩枚分別賜給了弟子陳陌靈和壹位都督同知,六大暗衛府都督僉事各有壹枚,其余四枚不知在何人手中。
  張三認得這枚飛虎令,震駭得不能言語。
  他雖然久居魏國,但卻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秀才,對於天下大勢也有所了解,自然知道壹位手持飛虎令的暗衛府大佬出現在魏國究竟代表了什麽意義。
  徐北遊將令牌隨手放到壹旁,平靜道:“張三爺,妳都已經大難臨頭了,還有閑情逸致跟徐某人在這裏抖摟威風?”
  這壹次,張三是真的臉色大變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