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蟬那把劍

默煜

網遊小說

四十年春去秋來,兩代人花開花謝。
小方寨在西北只能算是個三流寨子,土地貧瘠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十六章 甘泉宮中說恩仇

那年那蟬那把劍 by 默煜

2025-5-6 15:20

  民間對於天家居所總是抱有極大的好奇心,傳聞說帝都城裏的皇宮有宮闕千萬間,事實上也相去不遠,曾有壹位大宦官親自統計,整座宮城共有殿宇宮室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大者如未央宮,可容成百上千人,小者則只能容納二三人。
  在這片殿宇之海中,最重要的宮殿有三座,分別是朝會典儀所在的未央宮,皇後寢宮飛霜殿以及皇帝寢宮甘泉宮。
  其中又以甘泉宮最為神秘,蓋因無皇帝陛下的旨意,任何人不得入甘泉宮,哪怕是皇後齊王也不例外,百官中能踏足此地的更是屈指可數,根據好事者私下統計,進甘泉宮次數最多的是藍相爺,其次是韓閣老,再次是暗衛府的魏都督。
  不過有壹個人例外,那就是司禮監掌印張百歲,作為伺候皇帝陛下的“大管家”,他可以不經宣召便進入甘泉宮中。
  今日的甘泉宮壹如往常,除了來往的宮女太監,便是沈默如雕塑的內侍衛。
  張百歲走過長長的殿內廊道,緩緩推開盡頭處兩扇暗紅色大門,進入內殿。
  內殿中地面光滑如鏡,龜蛇銅爐中煙霧裊裊。
  煙霧中依稀可見壹方三層圓臺,臺上有壹華美寶座,壹人坐於其上。
  張百歲雙手交疊置於身前,輕聲道:“陛下,公主殿下已經安全抵達齊王府,是否要再派人過去看護壹二?”
  坐於寶座上的當朝皇帝蕭玄輕輕搖頭,道:“既然蕭林已經漏了痕跡,那麽他們的謀劃就算落空了,齊陽在齊王那裏很安全。”
  張百歲在廟堂中沈浮近壹個甲子,見識過早年天下逐鹿時東北大軍的兵臨城下,見識過青塵刺殺蕭皇,更見識過新皇登基時的藍韓黨爭,大風大浪都過來了,眼下的這點陣勢,在張百歲眼中還真不算什麽,而且他也曉得什麽該管,什麽不該管,所以聽到蕭帝此言,他便不在此事上多說什麽。
  張百歲轉而道:“最近朝廷裏暗流湧動,藍黨之人不斷興風作浪,又有那些清流世家推波助瀾,當此之際,風波不斷,於陛下殊為不利。”
  蕭玄畢竟是二十年帝王,自然明白張百歲話語中的未盡之意。
  自從陳瓊被革職拿辦之後,時隔了二十年之久的藍韓黨爭再次浮出水面,廟堂上下紛紛擇隊而站,本就勢大的藍黨中人暗地裏動作不斷,底層官員人心浮動,廟堂上下頗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感。
  此時張無病言語中的未盡之意無外乎“攘外必先安內”六字,不管是解決外患,還是與道門抗衡,首要之事都是平定自身內部,否則落壹個內外交困的下場,那便是神仙下凡也無力回天。
  蕭玄從寶座上起身,緩緩開口道:“朕又何嘗不知道這點,只是藍相不願意退,朕只能徐徐圖之。大伴妳也知道,朕還未出生時,藍相就已經追隨先帝身側,這位兩朝老臣的根基之大,根基之深,縱使是朕,也深感棘手。”
  張百歲輕嘆壹聲,道:“其實藍相的忠心是有的,只是太過顧念舊情,與道門那邊糾纏不清,又舍不得手中權柄,忘了君子朋而不黨的聖人教誨,每每與陛下意見相左,失於臣子之道。”
  蕭玄的面容隱藏在裊裊煙霧中,平靜道:“遍觀朝堂上下,趙宗憲雖然剛正不阿,但卻弱於權謀,失於變通。李貞吉格局不夠,少了壹份大氣,獨當壹面尚可,想要總掌全局卻是力有不逮,至於端木睿晟,縱有幾分才能,但困於壹個私字,執於權財二氣,不提也罷,只剩下壹個韓瑄,可又垂垂老矣,不知還能再支撐幾年。”
  張百歲沈默片刻,輕聲道:“若非當年那樁禍事,如果徐國舅還在世,如今也能幫陛下分憂,畢竟國舅才是先帝屬意的儲相人選。”
  蕭玄緩步走下圓臺,沈聲道:“當年之事說到底還是與母後有些幹系,母後因為林寒的緣故,生怕再出現第二個尾大不掉的外戚,於是默許端木睿晟趁亂出手,朕身為人子,也不好置評。”
  張百歲猶豫了壹下,輕聲問道:“陛下,老奴鬥膽問上壹句,皇後娘娘是否知曉此事?”
  蕭玄平淡道:“皇後與母後不和,甚至不親近與母後極像的齊陽,不是沒有理由的。”
  張百歲忽然想起什麽,欲言又止。
  蕭玄說道:“徐家,先有西河郡王徐林,貴為大都督府第壹任大都督,又有三傑之首的儲相徐琰,若是徐琰能成為繼藍相之後的第二位內閣首輔,再加上他的外戚身份,的確有勢大難制的趨勢,母後的擔心也不無道理。”
  張百歲默然無語。
  當年先帝和太後都還在世的時候,朝堂上壹直都有二聖臨朝的說法,可見太後的手腕權勢,其實在張百歲看來,於廟堂處事上,當今陛下不太像先帝,倒更像是太後娘娘。
  蕭玄看了他壹眼,“我知道妳擔心什麽,無非是韓閣老的那個養子。根據暗衛府的調查,徐北遊的出生時間差不多能與當年之事對上,不過那件事說到底還是端木睿晟做的,與旁人沒有半分關系。”
  張百歲躬身應道:“諾。”
  蕭玄緩步走到旁邊的屏風旁,望著屏風上的字跡緩緩道:“端木家當年不過是個被人家從蜀州攆到中州的小世家,甚至在中州都快無法立足,若非機緣巧合之下得以為先帝效力,哪有他們今日的風光。”
  張百歲輕聲道:“這世上不缺恩將仇報之人。”
  蕭玄輕描淡寫道:“升米恩,鬥米仇,這世上從不缺貪得無厭之人,恩將仇報又貪得無厭之人,也不會少了。父皇以前給我講過壹個故事,說皇祖父年輕的時候,有壹趙姓好友在臨終前托付給他壹雙遺孤和三十萬兩家財,說等到那對孤兒長大成人之後,讓他把三十萬兩的家財均分三份,兩個孤兒各得十萬兩,另外十萬兩則作為對皇祖父的謝禮。”
  “不過皇祖父沒要那十萬兩,而是在兩名孤兒長大後,各給了他們十五萬兩,並將當年之事如實相告。兩名孤兒的反應不壹,其中壹人很歡喜,認為皇祖父高義,而另外壹人則認為皇祖父能拿出三十萬兩,當年就能貪下七十萬兩,反而是懷疑皇祖父貪了兄弟二人的百萬身家,非但對皇祖父的多年養恩沒有半分感激,反而生出怨恨。”
  張百歲輕聲問道:“如今看來,端木家與那對兄弟中的心生怨恨之人無異。”
  蕭玄淡笑壹聲,“當年那兩兄弟的結局也不難猜,心生怨恨之人自然是死了,死得悄無聲息,而心生歡喜之人卻活了下來。”
  張百歲輕聲問道:“那端木睿晟?”
  蕭玄平靜道:“司禮監著手準備吧。”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