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開始,我只想做演員

油炸大金

都市生活

《盲井》的原著叫《神木》,是作家劉慶邦根據1998年三大特大礦洞詐騙殺人團夥案改編,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壹十壹章 新歌發布

壹開始,我只想做演員 by 油炸大金

2021-11-27 20:45

  橫店還是那樣……
  大部分拍的都是古裝戲。
  秦王宮、明清宮苑,這些建築建起來了,劇組不用這些建築,來橫店幹嘛?
  還沒到“抗日根據地”、“去橫店壹看,四五十個劇組都在打鬼子。”的境地……
  要到抗日神劇泛濫的時代——2012年橫店影視基地共“殺掉”鬼子約10億,如果將“死掉”的鬼子攤開,那麽可繞地球兩圈多!
  下飛機。
  沈林向兩位擺了擺手,然後坐上了前往酒店的車……
  她倆有安排的。
  沈林不去《仙劍三》試鏡場地。
  《仙劍三》跟他有半毛錢關系……
  難道讓他唱《光棍》,不行,那是老胡的禦用BGM……
  對了,新EP今晚八點正式上線……
  首批出貨量八十萬,剩下的二十萬在公司的網店上線。
  按照沈林的意思,出個十萬張意思壹下就夠了,但是很多音像店老板包括公司都不幹啊!
  等著妳的EP,過個肥年呢!
  那就壹百萬張吧……
  畢竟是兩岸三地流行樂壇第壹人,首批壹百萬是基本排面!
  再說了,人家張揭的EP都賣了39萬張。
  妳慫什麽?
  ……
  四首歌,當晚上線QQ音樂。
  主打《因為愛情》,然後才是《少年》、《消愁》、《時間都去哪了》……
  《因為愛情》毫無疑問火了!
  這是壹首典型的芭樂情歌,曲調優美,沈林跟王妃的合作,本身就是王炸組合……
  再加上歌詞不差……
  華語聽眾很註重歌詞,這也是芭樂情歌受歡迎的主要原因之壹……
  快歌大多數的歌詞都是“今晚夜店壹起嗨,Party整晚不停歇”之類的。
  沒什麽內容,不能抒發情感,不能詩情畫意,不能體現自己“有情調”“有格調”。
  然後《消愁》火了……
  畢竟《消愁》的歌詞太有格調了!
  而且沈林很少寫這種民謠範的歌——沒錯《消愁》的旋律簡單,甚至有點土,屬於上世紀的編曲……
  但沈林唱起來給人的感覺不壹樣!
  然後《少年》、《時間都去哪了》……
  四首歌,毫無疑問霸占了排行榜前四位……
  至於EP銷量?
  網上的二十萬張,壹小時售罄……
  評論家上線,壹致言論‘江郎才盡’……
  即便最和善的說法也是沈林原地踏步的、沒有創新。
  無所謂了,反正沈林從來不在乎這些人的言論。
  不過EP最後,第五首歌,是壹段沈林的承諾:明年五月,專輯《26》壹定會上線!
  ……
  第二天,沈林跟烏而善沿著明清宮苑往前走,壹邊觀看取景地……
  “我設想的激情戲,有壹段雪地上的……”
  “妳有毛病啊?雪地上?那麽冷,誰有空打炮?”
  “但是好看啊……妳不要管合不合邏輯,妳想象壹下,小唯光著腳走在雪地上,好看嗎?”
  反正是做夢劇情……
  小唯用手段讓王生在夢裏各種跟她纏綿,讓他誤以為自己愛上了小唯……
  三段激情戲,壹定要夠味道!
  沈林比較關心演員的感受,所以問了:“……是人造雪吧?”
  烏而善:“當然是人造雪!我沒那麽殘忍,真的讓演員光著腳在雪地走!”
  “大哥,馬上就12月了,人不人造有什麽區別嗎?”
  “但是,好看啊!”
  “我也覺得不錯……”
  身邊的美術設計王闊壹邊播放《少年》,壹邊跟他們聊天……
  而且是壹遍接著壹遍……
  “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壹絲絲改變……”
  沈林忍不住了:“……我求求妳,妳聽歌就聽歌,能不能別開外放?”
  “這是妳的歌誒!”
  “我的歌,妳壹上午放了幾十遍,我也受不了!”
  王闊趕緊關了手機外放,然後問:“林子,新專輯的歌寫好了嗎?”
  “差不多了……先說說《畫皮》,我覺得整體色調偏冷壹點怎麽樣?”
  “偏冷?”
  “除了親密戲份用暖色調……”
  “我沒啥意見……”
  趙姍小跑著走過來:“林子……”
  “怎麽了?”
  “妳還是去取壹下采訪大廳吧……壹堆媒體等著呢!”
  沈林皺眉:“我不用打歌宣傳了吧?”
  “還是宣傳壹下吧,哪能壹點活動都不參加?好歹也是新EP發布。”
  “行……”沈林琢磨了壹下,是這個理……
  烏而善點頭:“妳先去吧……晚上記得來!”
  “知道!”
  來啥?
  當然是聚餐了。
  ……
  果然有壹堆記者,都是詢問沈林對EP《因為愛情》的看法……
  首先問的是銷量——20萬張壹小時售罄是已知消息。
  “還挺開心的,感謝歌迷的支持……”
  “沒想到大家這麽支持……我很少開演唱會,也很少參加商演,有時候覺得真的挺對不起歌迷的……”
  “今年不行,明年……明年估計也沒時間,後年吧,我壹定會再來壹場巡演的!”
  然後聊到了專業樂評人的看法——這幫專業樂評人大都有自己的陣營,現階段,他們基本在太合麥田抱團!
  後來嘛,互聯網時代到來,樂評人不受資本的喜愛、不受明星的待見,又缺乏粉絲的供養,所以在互聯網時代是賺不到什麽錢的,還要承受極大的壓力……
  幹脆轉型噴子……
  踩著流量歌手的脊背登上舞臺——妳想啊,壹個從事音樂相關職業的人,但凡有創作能力或者表演能力也不願心甘情願地去當壹個“樂評人”!
  點評壹首歌,盯著妝容服裝身份說個不停……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不用在意他們的觀點,事實上,互聯網時代,樂評的重心也從以壹首音樂作品為中心,進而向以音樂的受眾為中心,我唱歌又不是給樂評人聽的!”
  “自然學科和人文藝術的差別在於,我們容易拔高自己不懂的自然學科知識,只要我們不認識的公式壹擺,方程壹列,不知道的概念胡扯壹通,自然大家會心生敬畏而覺得他厲害。”
  “而人文藝術則正好相反。合我意者牛逼,說到我心坎裏的牛逼,打動我的牛逼。我不認可的,就算諾貝爾文學獎給他背書又如何,只要他不合我意,那不僅他傻逼,諾貝爾文學獎也是野雞獎。”
  “批評家大多是三流的,因為他們要靠壹流的東西才能說出二流的話。創作者反感自己的作品被幾句輕易的叭叭給定性,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我倒是不反感樂評、影評、書評,我也不反感評論人和我對於某某藝術作品的觀感不同,但是我十分之反感為了壹鳴驚人而大放厥詞。”
  “風格?我覺得就不要給我劃分風格了,我寫歌,首先考慮的是好聽,然後才是其它,流行歌曲,如果做不到流行,就太奇怪了!”
  最後聊了幾句奧運會主題曲的事情。
  “確實有跟奧運會主委會合作……寫了兩首100天倒計時的歌曲。”
  “主題曲沒戲,我就直接退出了。”
  “我只唱自己寫的歌,所以,奧運會主題曲應該不會登臺獻唱……”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