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百五十六章 這哪是休假?
壹開始,我只想做演員 by 油炸大金
2021-11-27 20:45
欺生這個現象全世界,各行各業都很普遍。
尤其是演藝圈!
當年劉巖拍《人間蒸發》,明明只有八場戲,每次趕到劇組,都要等五六個小時才拍她……
為什麽?
妳不紅唄!
在娛樂圈裏,不紅就是原罪。
經典名言;難怪妳紅不起來!
好萊塢也欺生的,妳想想攝影師誒,直接就被開除了。
“那我怎麽辦?”
“我打個電話讓龍叔在劇組多照顧妳壹下吧!”
“別……”
沈林放下手機,奇怪問:“怎麽了?”
張老師有點尷尬:“都說成龍挺風流的……”
沈林不以為然:“不至於的,他又不缺女人!”
“再說,他要照顧妳很簡單,片場安排妳跟成家班坐在壹塊,讓導演組知道妳是他的人就行了!”
“……他這麽厲害?”
“廢話,《尖峰時刻》系列他是絕對核心人物……”沈林撥通號碼,拜托了壹下成龍……
是這樣的,《尖峰時刻3》,成龍的片酬是2000萬美金再加15%的全球票房分紅,另外還有DVD和錄像帶的銷量分成……
這個是絕對核心才能拿到的收益。
搞定這個事,服務員上菜,張老師忽然問他:“我下壹部戲是《新宿事件》,聽說英皇找過妳?”
“……是找過,但我對這個故事沒啥興趣,我也不適合演底層人物!”
“也對……”
《新宿事件》……
沈林依稀記得這電影女主角好像是徐才人和範小爺吧?
難道是蝴蝶效應?
好吧,實情是博納在開機前壹個星期把張婧初換了,換成了範小爺……
這幾年範小爺殺瘋了,《新宿事件》擠掉張婧初,《新少林寺》擠掉李蓮花……
沈林忽然想起什麽,叮囑壹句:“妳要是想拿金像獎,盡量跟許安華、陳可欣他們合作,想拿金馬獎,盡量跟臺灣新浪潮那幫人合作,別東壹榔頭西壹榔頭亂接戲!”
“我沒亂接戲啊……”
“我就這麽壹說。”
“……壞猴子不想拿獎?”
沈林搖頭:“暫時的目標沒有拿獎選項,就算拿獎針對也是百花獎……”
也不能說大林子沒有拿獎的想法。
做演員嘛,除了觀眾認可,業界前輩認可也很重要!
否則,以後自己粉絲跟人吹逼,都拿不出實績——參考範小爺VS國際章,小範兩獲A級電影節影後,至少在成績上超過了國際章。
但是,現階段的電影獎項評獎,不太可能頒獎給他,畢竟他的偶像身份太重了。
除非他整壹部《請以妳的名字呼喚我》或者《愛妳,西蒙》……
這個犧牲太大了,還是算了。
……
五月二十號,沈林去了壹趟《蒙面歌王》,演唱了壹首《Dream It Possible》,然後第壹時間被認出來,陪著幾個評委閑扯淡半小時。
基本都在問他為什麽不寫歌。
“寫歌不是憋在家就能寫出來的……創造類型歌手最痛苦的就是靈感枯竭!”
“我現在還好,因為我覺得我還有進取心,在音樂方面還有野心,也還有方向,應該還能做幾首不錯的歌!”
“《1982》這張專輯嘗試了壹下電音、嘻哈、慢搖滾還有流行加上鼓點……想驗證壹下北美最流行哪種曲風,結果《Shape of You》和《Fade》效果差不多……所以,我也不知道哪首代表流行。”
“今年應該會出壹張EP,大家放心,今年不會鴿了!”
當然,還有固定回答:為什麽來《蒙面歌王》……
“就覺得這個節目形式挺有意思的,蒙上面唱歌,誰也不認識我……”
“妳想多了,妳壹開口,所有人都知道妳是誰!”
“但妳們看不清我的臉啊,即便我表情猙獰,妳們也會認為妳為我很安靜的唱歌……就感覺蠻有意思的……”
好久沒上綜藝了,感覺自己嘴都變拙了……
……
搞定這些,差不多應該滾蛋了,然後,寧昊打電話給他,拜托他幫忙宣傳《大贏家》……
“這不是中影的項目嘛?”
“別這麽說,都是華語電影……”
“不是,問我是說我跑過去宣傳會不會不合適?我壓根沒參演……”
“但妳是編劇之壹啊!”
沈林楞了壹下:“我是編劇?我怎麽不知道?妳別瞎寫……妳等會我,我去找妳!”
《大贏家》分明是改編日苯電影《遊戲永無結束時》,沈林只是買了改編權,壓根沒有任何貢獻,怎麽編劇壹欄寫上了他的名字?
到了壞猴子,黃播也在,直接來了壹句“為了宣傳唄!”
“……但這個電影我完全沒有參與啊!”
“我跟韓董匯報項目的時候說了,這個項目是妳提供的創意!”
沈林靠在沙發上,壹臉生活如此艱難的表情……
“我五月十號結束《孫策》拍攝,準備休息兩星期,回了北京,拍了兩廣告,接了奧運歌曲任務,上了壹檔綜藝……現在還要幫妳宣傳?好好的休假,比拍戲還忙!”
寧昊不好意思笑了笑:“《大贏家》也是壞猴子的作品嘛,妳出面宣傳壹下,也是應該的……”
這要是微博多好,幫著轉發壹下,不費事更不費力……
“隨便吧……要宣傳什麽?”
“妳還有幾天時間?”
“……我後天就得動身去泰國,劇組前期堪景已經完成了,演員也都開始進組了……”
“那就給妳接幾檔專訪吧?”
“行……”
效率很快,當天晚上《看電影》就來了,沈林聊了兩個小時,主要從類型片、商業片領域談論中國電影未來趨向之類的,順便宣傳了壹波《孫策》……
沒完呢,第二天還接受了《電影世界》、《大眾電影》還有《中國電影報道》的采訪。
沈林當然盡心盡力。
“《大贏家》講述的是壹次銀行演習,但只有主角把他當成真的任務執行,這種強烈的反差,戲劇矛盾、喜劇笑料很容易營造。”
“也不算改編,來源是壹個銀行工作的朋友總抱怨他們要做各種演習工作,然後我們就想到了這個故事,但後來壹想,好像在哪見過這個故事,壹查,人家日苯早在1989年就拍過壹部差不多類型的電影,叫《遊戲永無結束時》……我們幹脆買了版權……”
“劇本寫好,第壹時間聯系了黃博,他天然適合這個戲!”
“黃博、徐爭身上有很鮮明的喜劇特征,這兩演員都有機會成為頂級的喜劇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