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四當官

卓牧閑

歷史軍事

鹹豐元年,九月初二,宜嫁娶納采出行,忌動土安葬,也是走馬崗的趕場天。
走馬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四十六章 壹動不如壹靜

韓四當官 by 卓牧閑

2020-11-10 21:02

  寅時三刻,天還沒亮,大頭和何恒、劉山陽的三個家人便起來生火做飯。昨天下午雇的馬車壹到,潘二就帶著其中壹輛去北半截胡同接翰林老爺。
  韓秀峰忙著收拾香案,擺放祭品,費二爺、何恒等七位舉人也起來了,先把捆紮好的鋪蓋送上停在門口的馬車,然後回房檢查票卷及考籃裏的物品。
  大頭把糕點和剛熱好的粽子剛送進堂屋,溫有余等七位商賈到了,壹進院子就預祝幾位舉人老爺高中,說完吉利話老老實實守在堂屋外面。他們既不是官身又沒有功名,在這個節骨眼上不能也不敢進去。
  北半截胡同離會館不算遠,翰林院檢討吉雲飛壹會兒就到了,跟費二爺等考生寒暄了幾句,便搖身壹變為司儀,領著七位考生上香祭拜。
  拜完孔聖人和各路神仙,招呼眾人入席吃飯。
  連韓秀峰都沒入席,溫有余等商賈更不敢往裏湊,好在今天只吃飯不吃酒,並且費二爺他們急著去貢院也吃不下,壹人吃了壹小塊糕點和壹個粽子,就提著各自的考籃走出院子,鉆進會館幫他們雇的馬車。
  何恒和劉山陽有家人,不用需要別人送。
  費二爺和之後來的四個考生沒帶家人,韓秀峰正琢磨著是不是送壹下,溫有余突然道:“韓老爺,您要陪吉老爺,天亮了還得去幫錢老爺找房子,要不就別去了,我們幫您送二爺他們。”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韓秀峰只是捐納出身的九品候補巡檢,本就不想湊這個讀書人的熱鬧,幹脆來了個順水推舟:“既然幾位有這份心,這就勞煩幾位了。”
  “談不上勞煩,能送幾位老爺去應試是我們的福分,吉老爺,韓老爺,我們先走壹步。”
  “去吧,別管我們。”
  吉雲飛話音剛落,潘二忍不住問:“少爺,要不我和大頭也去送送?”
  韓秀峰曉得他倆是想去看熱鬧,不禁笑道:“去吧,早去早回。”
  “我先把那串鞭放了。”
  “別管了,我來放。”
  韓秀峰從大頭手裏接過香,走到門口點燃鞭炮,躲到壹邊喊道:“預祝我重慶府七位舉人老爺馬到功成,金榜題名!”
  坐在第壹輛馬車上的費二爺拱手道:“借誌行老弟吉言,吉老爺,誌行老弟,我等去貢院了。”
  “走吧,博文靜候諸位的捷報。”吉雲飛拱拱手,隨即朝站在第壹輛馬車邊的潘二點點頭。
  “啟程!”潘二大喊壹聲,走著前頭給車隊開道。
  看著他那小人得誌的樣子,韓秀峰忍不住笑了。
  吉雲飛壹直把七輛馬車目送到巷口才回頭問:“誌行,剛才溫掌櫃說妳要幫錢俊臣找房子?”
  “他不是被簡選上同考官了嗎,等從貢院出來就是房師,沒個宅子讓他那壹房中式的考生去哪兒拜見。所以就托黃老爺給我捎了封信,讓我趕緊幫他在附近租個院子。”想到眼前這位更有資格做同考官,韓秀峰竟有些尷尬。
  吉雲飛沈吟道:“要等到二十壹才放榜,用不著這麽急。”
  “也是啊,不著急。”韓秀峰不想哪壺不開提哪壺,連忙招呼道:“吉老爺,大頭起了個大早,做了壹大桌菜,二爺他們吃不下我們吃,他們不能喝酒我們喝,正好還有兩壇‘溫永盛’的老窖。”
  “也好,反正今兒個沒啥事。”
  ……
  人全去了貢院,會館裏就剩下他們兩個,不管說啥也不用擔心傳出去。
  幾杯酒下肚,韓秀峰忍不住問:“吉老爺,別人跟卓大人說不上話,您壹定能說得上。卓大人又是這次恩科的總裁,您為啥不想想辦法謀個差事?”
  “謀個同考官?”吉雲飛放下杯子問。
  “吉老爺,我曉得您為官清廉,不願意去鉆營,可是……可是……”
  “誌行,我曉得妳想說啥,我也的確能跟卓大人說上話。只是現而今不比以前,朝局變幻莫測,壹動不如壹靜。”
  韓秀峰心想這跟朝局有啥關系,壹時間竟楞住了。
  吉雲飛看著他壹臉茫然的樣子,想到這裏也沒外人,幹脆解釋道:“卓大人入閣拜相,官居壹品,看似聖眷正濃,其實如履薄冰。”
  “如履薄冰?”
  “皇子都有老師,妳曉得卓大人做過哪位皇子的老師嗎?”
  “哪位皇子?”
  吉雲飛苦笑道:“卓大人做過六皇子也就是恭王的老師,卓大人由科道薦仕至武英殿大學士,持身清正,恬性孝友,與人交以誠,但論做老師卻不及杜受田杜大人。”
  韓秀峰下意識問:“杜大人是哪位皇子的老師?”
  “今上。”
  “啊!”
  吉雲飛輕嘆氣,凝重道:“皇上登極,開恩科取士,乃國之大事。不出事最好,要是又鬧出科場弊案,卓大人身為會試總裁,將難辭其咎。”
  原來卓大人和那個杜大人都做過皇子的老師,結果卓大人教的那個皇子沒坐上皇位,人家教的那位皇子成了當今皇上,當今皇上自然不會把卓大人當心腹。只是剛登基不久,廣西還有賊匪作亂,正值多事之秋,不太好動卓大人這樣的老臣。想到這些,韓秀峰喃喃地說:“壹朝天子壹朝臣,現在巴結卓大人是不合適,甚至不能走太近。”
  吉雲飛喜歡他這個壹點就透的小老鄉,但不想再聊這個話題,突然話鋒壹轉:“誌行,江昊軒不是讓妳去幫著勸那個雲南的解運官嗎,那個解運官虧缺銅斤壹案,我看他查辦不出個啥名堂,估計很快就查辦不下去了。”
  韓秀峰不解地問:“咋查辦不下去?”
  “前天,給事中錢粱上了《重銅政以杜弊累疏》壹摺,痛陳銅政之種種弊端,稱滇省運員之累有二:其壹在滇,其二在京。在滇者往往運銅多委虧空之員,希圖當下扣其運費乃至銅斤以補虧款。在京之累,則戶工兩局胥吏需索也,百般刁難運官,議定交賄後始能進局。
  曾任雲南布政使的張大人也上了壹份《銅政議》,稱:夫滇僻壤也,著籍之戶才六十萬,其畜牛馬者十壹二耳。此六十萬戶分隸八十七郡邑,其在通途而為轉運所必由者十二三耳。由此言之,滇之牛馬不過六七萬,而運銅之牛馬不過二三萬……”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